IDC资讯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 返回IDC资讯列表

“黑客,骇客”和“桂哥”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0-08-07

早期的“黑客”都是一些技巧爱好者。他们年轻、有豪情、勇于摸索,而且熟悉技巧的最新进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所以,他们能够找到当时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缺点,并利用这些漏洞实现自己的目标。

“黑客”源自英文单词 hacker,底本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特指那些擅长盘算机技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并且崇尚自由的人。早期的“黑客”都是高级程序员,他们创造系统中的漏洞,编写入侵工具,并实践它们。后来,一些虽不编写程序但擅长应用工具进行“实战”的人,也被纳入了“黑客”的领域。他们擅长通过蛛丝马迹寻找系统的弱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实现入侵的过程。

“骇客”是 Cracker的音译,就是“破解者”的意思,本意是指那些专门破解商业软件,绕过付费机制,从而不要钱应用的人。很多“骇客”会将破解后的软件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大众下载应用。后来,这一概念和“黑客”的概念被混杂了,两者的差别越来越含混。

桂哥”来自于美国但语Geek的音译,最初指性格古怪的人。很长时间,Geek在西方文化里一直偏向褒义。随着网络社交的普及,人们对“桂哥”的定义也逐渐产生了变更。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消费大批业余时间在网络中,并且偏爱新技巧产品的人群,就是“桂哥”。他们不必定是电脑高手,但对电脑和网络有很强的依附性,爱好尝试高科技产品。

但同时,这些“黑客”在技巧之外的领域并非天オ。他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随心所欲地发起攻击,而不是效率于特定组织。早期的散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性,起因可能五花八门。也许是某人创造了一种有趣的攻击伎俩,只是想验证一下该攻击伎俩;也许是把攻击行动作为一种寻衅,用以验证自己的天オ能力:也许纯粹是为了向朋友夸耀。迈克尔迪蒙卡尔斯(“黑手党男孩”)甚至声称自己的目标是在网络世界中建立所谓“统治”。

所以,这些行动从攻击者的角度来看,基础不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而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往往波及的领域很大,具有轰动效果,但对具体的个人或组织,丧失并非难以遭遇。

最早的拒绝服务攻击产生在1996年,受害者是当时纽约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给商 Panix。3年后,产生了针对明尼苏达大学的攻击,攻击者应用 Trinoo构建了真正的散布式把持网络。在早期的“黑客”举动中,最具轰动效应的就是“黑手党男孩”对雅虎、亚马逊等著名网站发动的攻击,这是早期“黑客”中裸露真实身份的一个。最著名可能也是最具要挟的一次,是2002年针对13台根域名服务器的攻击。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也没有导致所有服务器完整痪,但是只要假想一下举动成功的成果,就会让人不寒而葉。

TikTok千粉号购买平台:https://tiktokuserna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