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务器
亚洲服务器
欧洲服务器
北美洲服务器
南美洲服务器
大洋洲服务器
非洲服务器

首页>>IDC资讯

海外互联网骨干网互联

发表时间:2023-01-31 09:57:50

海外互联网骨干网互联

中国互联网骨干网:

目前,中国具有九大骨干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CHINANET八大节点:

中国电信CHINANET骨干网核心层由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8个城市的核心节点组成。

核心节点之间为不完全网状结构。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中心结构,其他核心节点分别以致少两条高速ATM链路与这三个中心相连。另外各省还建立了二级节点。

北京 是中国电信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ChinaNet骨干网三个国际出口之一,中国电信北方网络的主节点在北京电信上地机房,现在的北京上地数据中心原来是263机房,后来被电信收购重组为中国电信北京数据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电信北方网络主节点ChinaNet骨干网的交换中枢。

上海 是中国电信CHINANET骨干网节点,同时也是ChinaNet骨干网三个国际出口之一,总国际出口带宽12G;ChinaNet骨干网上海节点和上海本地网络的互联带宽为80G;ChinaNet骨干网上海节点和ChinaNet北京(北方电信)的互联带宽为10G;上海电信是中国电信国内长途电信网的重要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国际通讯的三大出口局之一,具有京沪、北沿海、北沿江、南沿海、沪杭、沪宁等国内长途光缆系统,和国内卫星通讯地球站;是中美、亚欧、亚太、环球、中日、中韩等国际大容量海光缆、陆地光缆系统的重要节点,并建有太平洋、印度洋卫星地球站;上海长信的机房是级别最高的,上海机房中线路不管怎样绕,任何机房终究的出口都在武胜机房和横浜机房。设有两台国际出口路由器,负责与国际internet互联,和两台核心路由器与其他核心节点互联。个人认为上海在国际出口方面启到的作用比北就,广州要大很多。

广州 广州市Internet服务中心于1995年10月1日投入试运行,系统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开通。广州市Internet服务中心节点作为中国公用互联网络服务系统ChinaNET的一个骨干节点,与北京和上海的Internet节点连接,与它们和其它地区的节点共同构成ChinaNET骨干网。广州节点是继北京、上海以后的第三个国际出口,也是深圳乃至全国最大的国际出口之一。

沈阳 是CHINANET八大节点之一,主要是作为CHINANET在东北地区的网络中心,在96年开通,由于东北京大学部份地区都被网通网络覆盖,因此CHINANET沈阳节点是八大节点中范围最小的。

南京 南京电信作为CHINANET的八大节点之一,南京电信具有富足的网络资源,与同是八大节点之一的上海电信相比,南京与其他省市之间的骨干网络堵塞程度较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省节点带宽资源丰富(20G),资源利用率适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两个标准的IDC机房(龙江,苜蓿园)一个在建的超大机房(游府西街),交通极其便利。齐备的机房设施(电力,恒温,安全)。

武汉 武汉电信是全国重要的通讯关键和原中国电信第三大业务领导单位,其综合通讯名列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处于国家骨干通讯网8纵8横一级通讯干线中心位置。是中国电信建设的三大高速光缆环网(南环,西环和北环)的交汇中心。武汉热线数据中心属华中最大ISP“湖北电信武汉市分公司”,与中国电信(CHINANET)骨干网通过千兆光纤以千兆以太网方式接入主干网。具有高速、直连、高可用性、可扩大性、高安全性。

成都 成都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全国8大节点之一,可安排带宽资源丰富,与Chinanet骨干网节点带宽60G,CN2节点带宽10G.机房内部网络全部采取千兆连接核心层与会聚层,双百兆冗余到接入层的无瓶颈交换式结构,局域网采取千兆与百兆混合交换式可监控网络,中心网络装备确保高可靠性架构,做到无单点故障,分支网络提供冗余装备及线路,可针对客户数据传输,保护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种接入手段,并能提供与国内Chinanet主要节点城市连接的长途专线。

西安 是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和中国多媒体信息网络在西北五省的网络核心中枢,同时,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连接的必由之路,具有最大的网络传输线路。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势必具有得天独厚的网络资源。

美国和亚洲部份国家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现状:

1.美国

美国六家一级骨干网运营商包括AT&T、Sprint、UUNet、Qwest、C&W和Level3.美国的六家一级ISP公司都是在美国科学基金网时期就发展起来的大型ISP公司,它们在美国反托拉斯法和竞争法的监督下发展起来,在美国构成了竞争充分的互联网市场,也是世界互联网的核心肠带和关键。

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结构非常复杂。对等互联是骨干网之间互联互通的主要情势,例如最大的UUNET就号称与全国75家骨干运营商对等互联。对等互联所采取的情势多种多样,有的是在公共的NAP处连接,有的则是通过直联的方式。但是对绝大部份互联网骨干运营商来讲,单纯依托对等互联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而一定要采取对等互联与非对称互联相结合的方式。

图1:互联网层级结构

如图中所示,所有第一层骨干网间构成全网状网对等互联结构,相互提供不要钱信息传输。第一级骨干网向第二级骨干网出售非对称互联,提供穿透服务。第二级骨干网一定要租赁这样的服务才能连向全部互联网。第二级骨干网之间构成部份网状网对等互联结构。最下面一层的内容提供商之间则通常不建立对等互联,只向上级租赁不对称互联。

2.日本

日本的一级Internet骨干网运营商包括NTT、JapanTelecom、KDDI和PowerEdcom四家。日本互联网络的特点:(1)宽带普及率非常高,Internet普及率到达了39%,其中大部份是宽带用户;(2)80%的网络流量都集中在日本国内,国际流量比较小;(3)日本的二级骨干网提供商的网络范围比较大,特别是软银的Yahoo!Broadband到达了48Gbit/s的容量;(4)宽带利用比较普及,视频点播、网络电视等服务非常流行;(5)本地环路价格相对照较低价,在东京等大都会地区,光纤的价格由于竞争剧烈而比较低廉。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集中和宽带普及率高这三点使得日本网络流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内。目前,日本有两个互联节点,一个在东京,另外一个在大阪,日本的一级Internet骨干网运营商在这两个节点交换所有的网络流量。日本的运营商基本上是采取双边谈判的方式来达成互联协议。在Transit方面,随着网络流量的增加,价格急剧降落。

3.新加坡

新加坡的一级Internet骨干网运营商主要有三家:SingTel、PacificInternet和StarHub.新加坡政府在发展Internet上的态度与日本相比,比较积极主动,新加坡政府要求SingTel下降本地环路的价格,并鼓励新运营商发展无线接入技术,但是收效甚微,并没有能够培养出繁华的二级骨干运营商市场。新加坡的互联网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与日本相反,新加坡只有20%的网络流量是国内的;(2)新加坡政府在电信网络上控制较为严格,外界很难了解到新加坡Internet骨干网之间具体的互联互通结构;(3)新加坡的DSL市场基本被SingTel控制,而CableModem市场主要被StarHub控制,二者之间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并没有采取对等互联的方式;(4)二级骨干网运营商实力比较弱,不足以到达与一级运营商对抗的水平;(5)相对其它亚洲发达国家来说,新加坡的宽带普及率较低,加上新加坡政府对网上内容的控制比较严格,新加坡缺少具有一定范围的内容提供商;(6)新加坡的Transit价格较为昂贵;(7)新加坡的本地环路价格昂贵。新加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等互联。新加坡政府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建立和保护的SingaporeOpenExchange(SOE)建成以后应者寥寥。有专家认为,本地传输线路的价格太高是妨碍新加坡运营商之间达成对等互联协议的主要缘由。

4.韩国

韩国的互联网是一个两层的架构。一级运营商是KoreanTelecom和Dacom,他们之间通过27.5G的电路对等互联。二级运营商基本上都是通过向一级运营商租赁transit来接入Internet.韩国政府同时还建设有两个公共交换点。韩国政府对Internet骨干网的互联互通也没有具体的规制措施。在2004年12月,韩国政府开始实行“Internet互联系统(theInternetNetworksInterconnectionsystem)”,该措施规定一级运营商一定要向小运营商提供路由信息。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运营商的利益,避免一级运营商的歹意竞争。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还规定,一级运营商不得捆绑销售。在此前,一级运营商常常在销售transit服务的同时捆绑销售传输线路,这个规定颁布以后,二级运营商可以分别租赁transit的服务和传输线路。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一级Internet骨干网运营商有4家,分别是Telstra、MCI(原来是OzeMail)、Optus(现为Singtel具有)和Connect.com(新西兰电信具有),其中只有Telstra为澳大利亚政府具有(国有股分达51%)。Telstra在固定通讯领域有超过80%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垄断地位。澳大利亚的主要特点是:(1)澳大利亚是少数几个政府对Internet骨干网的互联互通做出具体规制的国家;(2)澳大利亚政府一颁布这一法令,另外三家ISP(即上述除Telstra以外的三大ISP)即被海外顶级ISP收购,使澳大利亚的互联网管制中出现了极其特殊的情况,缘由是澳大利亚的互联网市场是对外开放的,而原三家ISP并不是澳大利亚国有;(3)二级运营商与一级运营商之间的对等互联依然困难重重;(4)澳大利亚一般对用户采取依照流量计费的方式;(5)缺少有一定范围的内容提供商;(6)Transit的价格相对较高。虽然澳大利亚对一级骨干网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有规制,但是在二级骨干网运营商与一级骨干网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二级互联网运营商很难满足一级骨干网运营商的对等互联条件,从而使互联互通成为一句空话。其次,由于澳大利亚对用户实行按流量计费的方法,因此跨网的流量相对就比较少,也限制了内容提供商的发展。

海外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现状分析总结

虽然各国的具体市场情况不同,经济制度也不尽一样,但是我们从中依然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

首先,不论是亚洲或欧美国家,在Internet骨干网的互联互通问题上,各国基本上依然采取不规制的管制政策。相较于传统电话业务,Internet依然处于技术腾飞的阶段,新的业务不断被开发出来,各国的规制者都普遍担心过去严格的事无巨细的规制手段可能会扭曲市场结构,妨碍技术进步,终究阻碍Internet的发展。美国联邦通讯管理局并没有制定传统意义上的复杂的规制措施,但是,市场的运行依然是有章可循的,反垄断法的存在迫使骨干网运营商不敢滥用其垄断优势。

其次,竞争是因特网发展的关键。各国的案例都说明,只有在因特网骨干网中存在竞争的条件下,这个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各国一级运营商的数目均大于等于3,构成了基本的竞争态势。不论是一级骨干网或下一级骨干网,参与竞争的运营商越多,网间结算和用户接入的费用就越低。如果在市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一定实力的二级运营商,常常会对一级运营商造成强大的压力,迫使一级运营商降价格比较低格,提高质量,日本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无规制其实不代表着自由放任。应当注意到的是,这些经济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因特网运营商大到吞并重组,小到市场运作无一不遭到相干法律的制约。在看到竞争性局面的同时,也要警惕反竞争的行动。虽然这些国家依然把市场作为解决互联网之间互联互通的主要手段,但是对小运营商,主要或持保护的态度,避免大运营商滥用其市场优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如何提高云服务器的安全系数

香港独立IP空间有什么优势

香港空间影响百度收录吗

为啥要租用美国VPS

VPS的缺点有哪些

香港vps作用在哪里

VPS的优点有哪些

外贸网站为啥选择美国vps

VPS能建多少个网站

VPS要如何选择位置

相关文章

怎么解决宝塔面板修改密码后没法登陆的问题

Linux云主机怎样永久修改主机名

美国CN2云主机哪家比较不错?

美国服务器网络安全的日常维护有什么方法

企业服务器应用机械硬盘的重要有哪些原因?

租赁美国低价云主机作用有哪些

日本服务器租用月租费用多少,合适安排哪些项

大型购物型网站如何选择服务器

租用香港服务器和香港云主机的优劣势

游戏行业为啥推荐使用高防服务器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muhuanidc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