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 mpls组网区别对比
MPLS为许多企业数据网络结构提供了主干网,主要是由于它能够很好提供主要数据中心之间的服务。但它的诸多问题也一直被诟病:运维和使用本钱居高不下,开通业务周期长,分支机构接入不灵活等。特别是一些企业分支数量少则100多则10000;很多分支位置不具有MPLS接入线路的条件。如何能够更低本钱的实现分支的最后一千米的接入问题?
大家都认为,SDWAN的出现,可通过集中控制CPE装备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多分支低本钱接入。
SDWAN不但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广域网连接,而且通过CPE互联网接入的方式本钱更低。
基于互联网的overlay模式优势明显:节省传输资源,部署本钱低;接入方便,开通灵活、敏捷。但同时,这些方案本地化进程中还有很大挑战,比如各厂商的方案主要是把MPLS的流量分流到基于互联网的SDWAN,一旦数据包走上公共互联网,就不能保证低水平的数据包丢失、延迟和抖动。由于这些公司都是来自美国,或许美国的互联网环境下能解决分支与数据中心端到端SLA。但是否是能够在国内互联网环境中实现端到真个SLA?答案是不肯定的。
在端到端互连互通的方案中,加入POP层。通过量POP点接入的方案,在POP层解决跨运营商互通,实现多运营商CPEs选择最优POP点接入、动态路径调剂;整合现有MPLS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解决CPE最后一千米的接入,结适用户级QoS,利用MPLSCore网络进行动态路径计算保障端到端SLA。